<ruby id="omj95"><bdo id="omj95"></bdo></ruby>

<nav id="omj95"><input id="omj95"></input></nav> <dd id="omj95"><noscript id="omj95"></noscript></dd>
    1. <tbody id="omj95"><noscript id="omj95"></noscript></tbody>
      <th id="omj95"></th>
      1. <th id="omj95"></th>
      2. <th id="omj95"><track id="omj95"><video id="omj95"></video></track></th><button id="omj95"><acronym id="omj95"><input id="omj95"></input></acronym></button>
        沈陽蓄電池研究所主辦

        業務范圍:蓄電池檢測、標準制定、《蓄電池》雜志、信息化服務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第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市場格局掃描 “內外卷”一起來

        作者: 趙建國 來源:中國汽車報

        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競爭格局,正在從中日韓“三國爭霸”向中國“一家獨大”轉變。

        ??近日,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電動汽車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133GWh,同比增長38.6%,保持了穩健的上升態勢。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排名前十的動力電池企業中,以寧德時代和比亞迪為首的中國廠商占據了六成(60.9%)市場份額,而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兩家企業就占據了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半壁江山”(51.2%)。其中,寧德時代穩坐全球動力電池領域第一把交椅,市占率達到35%;比亞迪則以16.2%的全球市占率,超越LG新能源,躍居第二。

        ??相比之下,韓國三大電池廠商——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的全球市占率同比下降了1.3個百分點,目前尚不到1/4;與此同時,中國二線電池廠商也保持較快增長,開始在十強榜單上向日韓電池企業發起沖擊。

        ??中國企業獨占鰲頭?比亞迪增勢最猛

        ??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寧德時代動力電池裝機量達46.6GWh,同比增長35.9%,占據全球超1/3的市場份額,穩居第一。寧德時代“行業龍頭”地位穩固,無論是裝機量還是市占率,都比位居其后的比亞迪高出1倍以上。與此同時,寧德時代在創新體系上也在不斷完善,持續推進電池材料體系、系統結構、極限制造、商業模式等創新體系建設,從而使產品具備了強有力的競爭優勢。

        ??“今年第一季度,寧德時代在動力電池市場保持行業領先,創新能力是其核心驅動力?!背啥夹履茉雌嚠a業推廣應用促進會秘書長范永軍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技術創新方面,寧德時代近年來在行業率先推出了麒麟電池、鈉離子電池、凝聚態電池等創新產品。其中,麒麟電池采用寧德時代第三代CTP技術,系統集成度創全球新高,體積利用率最高可達72%,能量密度最高可達255Wh/kg。今年3月,麒麟電池已正式實現量產裝車,作為麒麟電池的全球量產首發車型,極氪旗下純電中大型MPV極氪009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季度交付。此外,賽力斯AITO問界系列新車型以及長安汽車、阿維塔等新車也將配裝麒麟電池;而寧德時代的鈉離子電池將首發落地奇瑞車型,同時雙方將共同推出“ENER-Q”電池品牌;凝聚態電池則是領先行業的新產品,寧德時代的凝聚態電池車規級應用產品或將在年內實現量產。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第一季度,寧德時代市占率下降0.8個百分點,而比亞迪市占率增長5.8%,一舉超過LG新能源,以16.2%的市占率排名第二。比亞迪也是第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十強榜單中增速最高的企業,同比增長115.5%,裝機量達到21.5GWh。事實上,自去年以來,比亞迪就開始與LG新能源爭奪榜單亞軍的位置,增速迅猛。

        ??“比亞迪動力電池裝機量快速增長,與其產業鏈完善、多管齊下的布局有關?!比A東汽車新材料技術研究院研究員林澍文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談到,一方面,做電池起家的比亞迪,在動力電池技術領域不斷創新,除了已經在全國多家電池工廠量產的二代刀片電池,其也在開發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能更好的固態電池等新產品。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可達400Wh/kg,是比亞迪二代刀片電池180Wh/kg的兩倍,更具市場競爭力。今年1月,比亞迪公開表示,公司研發團隊已全面覆蓋各類電池技術路線。另一方面,比亞迪在國內外動力電池市場加速擴張,如今客戶包括一汽、嵐圖、福特、豐田、奔馳、寶馬等國內外電動汽車品牌。這些動態都表明,在動力電池領域,比亞迪的技術與產能都在不斷向上,超越LG新能源也是其競爭力提升的體現。

        ??數據顯示,比亞迪今年第一季度在全球的電動汽車銷量超55萬輛,同比增長92.81%,在引領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增長的同時,其也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邁上新臺階?!氨葋喌献匀ツ耆孓D型新能源以來,電動汽車銷量與動力電池裝機量都出現了較快增長,可謂相得益彰?!奔髮W汽車工程學院教授李明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比亞迪在動力電池市場一路“狂飆”,不僅可以看出其技術研發能力在不斷增強,也能發現其對于供應鏈的管理整合能力持續提升,這些因素使得比亞迪動力電池的價格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中國二線廠商崛起?日韓企業“腹背受敵”

        ??在第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十強榜單中,LG新能源、松下、SK On、三星SDI依次排名第三至第六。由于其主要海外市場——歐美電動汽車銷量高速增長,韓國三大電池廠商在裝機量方面均實現增長。其中,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分別同比增長37.5%、5.1%和52.9%,位列第三、第五和第六名。不過,雖然韓國電池“三巨頭”實現同比增長,但增速卻比不上中國電池廠商,市場份額被稀釋,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兒了。

        ??“在第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十強榜單中,比亞迪無論是在裝機量還是同比增幅方面都超過日韓競爭對手?!狈队儡姳硎?,此外,中國電池廠商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和欣旺達分別位列榜單第七至第十,對日韓企業形成追趕之勢。其中,今年第一季度,中創新航的裝機量、市場份額都逼近三星SDI。從排行榜來看,三星SDI是中創新航最想超越的競爭對手。排名第八的國軒高科裝機量同比增長13.7%,助力其一季度實現營收同比增長83.26%,至71.77億元;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134.78%,至7560.95萬元。而排名第九的億緯鋰能一季度電池裝機量同比上漲75.5%,漲幅僅次于比亞迪,市場份額也增加了0.4個百分點。

        ??“當下,日韓電池廠商可謂‘腹背受敵’?!鄙綎|省電池工業協會顧問謝瑜忠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分析道,前有寧德時代和比亞迪,后有二線中國動力電池企業中創新航、國軒高科、億緯鋰能、欣旺達等奮力追趕。

        ??謝瑜忠指出,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產銷持續快速增長,不僅對動力電池數量需求大增,而且對電池的品種、類型、質量等要求越來越多、越來越高,這促使很多中國電池企業進行多維度的創新,特別是在電池結構創新方面取得了較快進展,就像比亞迪的刀片電池、廣汽的磷酸鐵鋰彈匣電池、蜂巢能源的龍鱗甲電池等。而日韓電池廠商在結構性創新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這是日韓電池廠商市場份額被中國電池企業超越的主要原因。不過,去年韓國電池廠商注意到市場的新動向,開始研發磷酸鐵鋰電池,并于今年年初推出了樣品。盡管在市場上慢了一拍,但由于日韓廠商在固態電池方面走得更快,再加上在磷酸鐵鋰電池方面快速追趕,韓國電池企業仍將保持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市場競爭,永無止境,技術實力是制勝之道?!叭枕n動力電池廠商仍擁有不容忽視的較強實力?!绷咒恼J為,從技術上看,日韓企業曾掌握全球80%的鋰電池核心技術專利,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固態電池技術開發中,日韓企業仍然位居頭部。從配套客戶來看,松下、LG新能源都是特斯拉的長期供應商,這也是支撐松下、LG新能源兩家電池裝機量位居世界前列的主要因素。其中,LG新能源由于配套特斯拉Model 3、Model Y、福特野馬Mach-E和大眾ID.3、大眾ID.4等多款銷量較高的電動車型,不愁訂單;SK-On憑借現代Ioniq 5、起亞EV6、大眾ID.4等車型持續增長;三星SDI則主要受益于寶馬i4和iX在全球市場的銷量增長,其供貨的美國造車新勢力Rivian R1T/S車型的銷量也有所增加。

        ??作為特斯拉主要的電池供應商之一,松下提供的電池主要用于特斯拉在北美市場的車型上。得益于多次降價,特斯拉第一季度在美國共交付了17萬輛電動汽車,同比大漲55%。這使得松下第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同比增長37.7%,接近全球動力電池市場38.6%的平均增速,并保持了9%的市場份額。

        ??鋰價下行?成本端改善?電池廠商盈利能力增強

        ??無論是頭部電池企業還是二三線動力電池廠商,都對于鋰價的波動十分敏感。而作為鋰電池的重要原材料,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碳酸鋰價格出現大幅下調。自去年年底漲至每噸近60萬元的高位后,碳酸鋰的價格在今年開啟了下跌之路,在4個多月的時間里下跌了約66%,最低至每噸17萬元左右,但近期有望企穩。來自上海鋼聯的數據顯示,5月10日電池級碳酸鋰報價21.65萬元/噸。

        ??誠然,鋰價的漲跌牽動著整個動力電池行業的神經?!半姵丶壧妓徜嚨膶嶋H成本應該在3萬元左右,沒有任何理由漲到60萬元,預計后續價格會飛速下降,波動下探到每噸10萬元以下也不是沒有可能?!辨谀芸萍级麻L王瑀曾在3月末作出這樣的預測;真鋰研究創始人、總裁墨柯則預計,今年年底碳酸鋰價格可能會跌至15萬元/噸以內;國軒高科高級副總裁、中國業務板塊總裁王啟歲分析稱,碳酸鋰價格應該在15萬~20萬元/噸之間較為合理。

        ??謝瑜忠認為,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從每噸近60萬元的高點滑落至現在的20萬元左右,這反映了全球,包括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產能過剩的現實。從統計數據看,2022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達517.9GWh,同比增長71.8%。據預測,到2025年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有望達到1550GWh。然而,僅國內正在計劃和動工的擴產項目,預計在2025年將達到4000GWh左右,比市場需求高出1倍多。在這種情況下,動力電池行業必然會出現新一輪洗牌和“淘汰賽”,優勢資源可能會進一步向頭部企業集中,弱勢企業或被兼并、或主動轉型、或被淘汰出局。

        ??由于鋰價下行、成本端改善,國內頭部動力電池企業第一季度的財報表現普遍不錯。

        ??近日,動力電池龍頭企業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相繼公布一季度財報,業績均實現大幅增長。財報顯示,寧德時代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90.38億元,同比增長82.91%;凈利潤98.22億元,同比增長557.97%;億緯鋰能一季度業績表現同樣不俗,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1.86億元,同比增長66.11%;歸母凈利潤11.4億元,同比增長118.68%。此外,比亞迪今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約1201.74億元,同比增長79.83%;實現凈利潤約41.3億元,同比增長410.89%。

        ??業內人士指出,動力電池企業第一季度業績大漲的主要原因在于成本端的改善。湘財證券近日研報指出,鋰價開啟下行周期,隨著鋰等鋰電材料價格回調,動力電池成本壓力緩解,動力電池廠商由此迎來盈利修復期。

        ??國內產能過剩壓力大?加速布局?“卷”向海外

        ??從鋰價下行就可以瞥見國內動力電池已經陷入產能過剩危機。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數據,2022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為545.9GWh,而動力電池累計銷量為465.5GWh,累計裝機量僅為294.6GWh;今年3月,我國動力電池的產量和裝機量分別為51.2GWh和27.8GWh,一季度兩者分別為130.0GWh和65.9GWh。當前,國內動力電池行業的產量遠高于需求,延續著自去年以來的供大于求態勢,去庫存的壓力大增。在這一大背景下,“出?!背蔀閲鴥葎恿﹄姵仄髽I尋求市場增量、滿足客戶需求的必然選項。近來,比亞迪、寧德時代、欣旺達、蜂巢能源等企業都在加快海外布局。

        ??在今年4月的上海國際車展上,比亞迪品牌及公關處總經理李云飛向記者透露,比亞迪今年鎖定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為300萬輛,其中包括海外市場和中國市場,“出?!睒I務正在成為公司新的銷量增長點。由此,比亞迪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升。近日有外媒報道稱,比亞迪或考慮在西班牙新建電池超級工廠。另據德媒報道,比亞迪正在為特斯拉德國柏林超級工廠生產的歐版Model Y后驅車型供應磷酸鐵鋰刀片電池。與此同時,其他中國電池企業也在加速“出?!?。國軒高科在收購博世哥廷根電池工廠之后,還將在德國、越南、美國等地建廠。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動力電池企業的海外業務收入不斷增長。其中,2022年國軒高科海外銷售收入為29.8億元,同比增長464.76%。全年新增海外定點客戶超15家,包括海外乘用車、商用車、儲能等戰略性客戶;億緯鋰能今年一季度公司營收達到111.86億元,其中海外收入占比約40%,同比有所提升??傮w來看,在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133GWh裝機量中,中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約為65.9GWh,中國以外的海外市場裝機量已經達到67.1GWh,超過中國市場。

        ??“中國動力電池加速‘出?!?,這一趨勢已經深刻地反映在第一季度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榜單上?!敝x瑜忠表示,一方面,這是由于國內產能過剩的巨大壓力所迫;另一方面,這也是中國動力電池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的標志之一。產能過剩固然會倒逼企業“出?!?,尋找新的增長點,但如果沒有良好的技術基礎作為支撐,也會行之不遠。近年來,中國動力電池企業不斷涌現創新的浪花,這才是動力電池企業“走出去”的真正支點。

        ??“從全球范圍來看,汽車電動化正在成為不可逆轉且不斷加速的趨勢,為動力電池企業帶來了比以往更多的全球化機遇?!狈队儡娬f,從海外市場來看,在高額補貼刺激、碳排放法規高壓和能源危機等多重因素壓力下,歐洲、北美電動汽車產業正在提速,而這些地區的本土動力電池供應能力還有較大的缺口,難以提供有效的支撐,而這正是中國電池企業的機遇窗口。而且,歐美車企越來越認可質量不斷提升、品種日益增多的中國動力電池,這也是中國動力電池企業“出?!钡挠欣蛩?。

        ??需要注意的是,歐美市場一些新的法規變化,將對中國動力電池“出?!睅碛绊?。例如,美國《通脹削減法案》要求,動力電池原材料需滿足一定比例產自美國或與美國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或是在北美境內回收的材料,方可享受美國聯邦稅收減免。在歐洲,歐盟碳關稅修正案的出臺以及《歐盟電池新法規》的最新修訂,意味著歐洲對于動力電池產業鏈的管控將更加嚴格。這些均對中國動力電池企業進軍歐美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不斷強化技術創新,積極適應市場變化,才能在國際市場上保持競爭力,讓中國動力電池更好地‘走出去’、‘走進去’?!狈队儡娬f。


        分享到: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精品爽爽
        <ruby id="omj95"><bdo id="omj95"></bdo></ruby>

        <nav id="omj95"><input id="omj95"></input></nav> <dd id="omj95"><noscript id="omj95"></noscript></dd>
        1. <tbody id="omj95"><noscript id="omj95"></noscript></tbody>
          <th id="omj95"></th>
          1. <th id="omj95"></th>
          2. <th id="omj95"><track id="omj95"><video id="omj95"></video></track></th><button id="omj95"><acronym id="omj95"><input id="omj95"></input></acronym></button>